2016年,我区紧紧围绕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融入珠三角”的奋斗目标,统筹推进“两区三城”建设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,全区经济呈现稳步增长,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,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进步,实现了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
一、综 合
初步核算,2016年清城区(含高新区,下同)实现生产总值(GDP)488.6亿元,比上年增长7.1%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.0亿元,增长4.4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.5%;第二产业增加值220.4亿元,增长6.9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.9%,工业增加值211.9亿元,增长7.6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.6%;第三产业增加值239.3亿元,增长7.6%,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.6%。三次产业结构为5.9:45.1:49.0,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.0个百分点。全区人均GDP达到57950元,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725美元,比上年增长6.7%。
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4.44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68.50万人,占比81.12%。全年出生人口9529人,出生率为12.67‰,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.5:100;全年死亡人口3955人,死亡率为5.26‰;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.41‰。年末户籍人口71.27万人,其中城镇人口49.17万人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8.99%。
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
指标 |
单位 |
年末数 |
比重(%) |
一、全区常住人口 |
万人 |
84.44 |
100 |
其中:城镇 |
万人 |
68.50 |
81.12 |
乡村 |
万人 |
15.94 |
18.88 |
二、全区户籍人口 |
人 |
712694 |
100 |
其中:城镇 |
人 |
491715 |
68.99 |
乡村 |
人 |
220979 |
31.01 |
其中:男性 |
人 |
361769 |
50.8 |
女性 |
人 |
350925 |
49.2 |
其中:0-17岁 |
人 |
148969 |
20.9 |
18-34岁 |
人 |
190961 |
26.8 |
35-59岁 |
人 |
257792 |
36.2 |
60岁以上 |
人 |
114972 |
16.1 |
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.3%。分类别看,食品烟酒类上涨3.6%,衣着类上涨2.1%,居住类下降1.6%,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.3%,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.0%,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.5%,医疗保健类上涨1.8%,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2.6%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.2%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.7%。
二、农 业
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.6万亩,比上年增加1.5万亩。其中,稻谷种植面积27.1万亩,增加1.5万亩;玉米种植面积0.6万亩,增加0.02万亩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.3万亩,增加0.02万亩。蔬菜种植面积20.5万亩,增加0.7万亩。水果种植面积11.1万亩,增加0.04万亩。
全年粮食产量7.3万吨,比上年减少0.3万吨。其中早稻产量3.2万吨,减产4.7%;晚稻产量3.8万吨,增产13.9%。
油料作物产量1.6万吨,比上年增长10.8%。蔬菜产量36.6万吨,比上年增长6.3%。水果产量15.4万吨,比上年增长5.0%。
全年肉类总产量4.3万吨,比上年下降2.0%。其中猪肉产量1.3万吨,比上年下降5.3%;禽肉产量2.9万吨,比上年下降0.3%。禽蛋产量0.3万吨,比上年增长14.6%。年末生猪存栏12.3万头,比上年下降5.4%;生猪出栏5.5万头,比上年增长5.4%。
全年水产品产量4.1万吨,比上年增长4.3%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全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1.6亿元,比上年增长8.1%。分轻重工业看:轻工业增长1.6%,重工业增长9.1%。分经济类型看: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.5%,股份制企业增长11.9%,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8.5%,民营企业增长13.6%。分企业规模看:大型企业增长17.7%,中型企业下降4.7%,小型企业增长33.7%,微型企业增长2.3%。
规模以上工业中,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.7%,纺织业比上年下降7.9%,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9.2%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增长1.3%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比上年下降2.0%,专用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7.7%,汽车制造业比上年增长35.4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比上年下降16.9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比上年增长48.5%,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4.7%。现代产业中,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.6%,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.4%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7.2%,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7.1%,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55.3%。
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96.8亿元,比上年增长4.0%。支柱产业中:有色金属行业完成产值416.4亿元,比上年增长4.9%;陶瓷业完成产值65.9亿元, 比上年下降9.7%。
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7.3亿元,比上年下降4.5%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81.22,比上年提高6.8个百分点;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8.13元,比上年提高0.96元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0.66%,比上年末下降1.6个百分点。
全区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61家,比上年增加10家;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5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1%;实现利润总额2.6亿元,比上年增长24.0%。
四、 固定资产投资
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0.1亿元,比上年下降4.4%。分三次产业看:第二产业投资53.9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4%,其中工业投资53.9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4%。第三产业投资232.2亿元,比上年下降4.4%,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9.6亿元,比上年下降18.1%;房地产开发投资141.5亿元,比上年下降6.5%。
在房地产开发中,商品房竣工面积219.0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5.5%,其中住宅173.
五、国内贸易
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.1亿元,比上年增长9.0%。分地域看,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6.1亿元,增长8.5%;农村消费品零售34.0亿元,增长13.3%。按行业分,批发业完成105.0亿元,增长8.5%;零售业完成182.8亿元,增长9.6%;住宿业完成2.8亿元,增长3.9%;餐饮业完成8.9亿元,增长5.2%。
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,粮油、食品、饮料、烟酒类比上年增长15.6%,服装、鞋帽、针纺织品类比上年下降8.6%,化妆品类比上年下降2.9%,日用品类比上年下降49.8%,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6.7%,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8.5%,通讯器材类比上年下降8.3%,汽车类比上年增长8.3%,金银珠宝类比上年下降15.3%,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21.8%,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下降5.6%。
六、对外经济和旅游
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61.6亿元,比上年增长1.4%。其中出口18.1亿元,下降33.8%;进口43.5亿元,增长30.3%。进出口差额(出口减进口)25.4亿元。
全年合同外资金额6760万美元,比上年下降17.7%。实际吸收外资2865万美元,比上年增长75.7%。
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02.3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9.7%,旅游总收入59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2%。
七、财政和金融业
全年区辖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.3亿元,比上年下降8.5%;其中税收收入8.2亿元,比上年下降7.4%。区辖财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.4亿元,比上年增长30.5%。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6.2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7.1%, 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17.2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12.5%;各项贷款余额599.8亿元,比上年末增长5.3%。
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全区各类学校(含幼儿园)共有248所。其中普通中学28所,小学61所,幼儿园144所,教学点15间。全区共有在校学生141442人,其中高中在校学生692人,初中在校学生27116人,小学在校学生76836人,幼儿园(含学前班)在园幼儿36798人。全区共有专任教师8045人,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661人,小学专任教师3093人,幼儿园专任教师2291人。
全年专利申请总量380件,比上年增长9.5%;授权总量315件,比上年增长64.9%。年末有效发明专利84件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25个,其中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,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1家,省企业技术中心5家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年末全区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35个,文化馆 1个,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,博物馆1个。
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92个,其中医院1家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(站)4个,乡镇卫生院9家,妇幼保健院1家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,共拥有床位750张。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09人,其中执业医师352人,执业助理医师214人,注册护士545人。
全年成功举办各类体育活动9次,参加运动员2240人。有超过3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。
十、人民生活和劳动就业
全年清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5元,比上年增长10.5%,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.1%。其中,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1元,比上年增长10.8%,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.4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02元,比上年增长10.2%,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.8%。
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1136个,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68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2.35%,比上年末下降0.04个百分点。
十一、社会保障和福利业
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进一步完善,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(含离退休)22.9万人,比上年末增长4.7%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.2万人,增长0.3%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60.5万人,下降0.7%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0.1万人,下降1.8%。参加失业保险8.1万人,比上年增长5.8%。参加工伤保险9.2万人,比上年增长0.8%。参加生育保险8.1万人,增长6.0%。
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1212张。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207.48万元,其中资助参保25584人,支出救助金153.5万元;门诊救助2232人次,支出救助金140.96万元;救助住院困难群众2175人次,支出救助金913.02万元。全区在册低保对象有3292户7049人,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496.3万元。
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9293.9万元,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50万元。
十二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年末地表水总量12.
全年全区综合能耗总量为365.1万吨标准煤,万元GDP能源消费量0.749吨标煤,万元GDP能耗下降3.8%。
全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0天,其中优天数140天;良天数180天;轻度污染天数35天;中度污染10天;重度污染1天,空气质量指数(AQI)优良率为87.4%。全区降水PH均值4.73,酸雨频率为70.7%。市区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可吸入颗粒物(PM10)、细颗粒物(PM2.5)、臭氧、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分别为14μg/m³、25μg/m³、51μg/m³、37μg/m³、156μg/m³、1.5mg/m³。
全年完成营造林工程5893亩,其中低产林改造5000亩,迹地更新93亩,封山育林800亩;完成森林抚育38829亩。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3.28%。新增区级森林公园1个,新增镇级森林公园1个。
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94起,死亡52人,受伤353人,经济损失211.0万元。发生工矿商贸制企业事故2起,死亡2人, 直接经济损失183万元。发生交通运输和仓储业生产经营性事故292起,死亡48人,受伤353人,直接经济损失28.0万元。
注:1、本公报中2016年数据为年快报数。
2、地区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、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